據報告所述,早於1972年,高玉樹轉任交通部長期間,便已對地下化方案抱持保留態度: 「臺北車站納入地下一案政府業有初步之議,晚(高玉樹)昔在交通部時即曾深入研究,深感幹線鐵道局部納入地下,在美日等交通設施極為發達國家,亦因投資效益較微而後遺問題,又復石(擔)多之故,鮮有其例。
那,當時如果能那樣的話「現在兩個人就能在這裡一起看海了」這想法,就像抗拒桌上蘇打水玻璃杯中看得見貨船「那樣的你」的幻想,「隔著桌子」浮現眼前,那麼強烈。要對方也這樣想,當然有困難。
不過作者卻向讀者說,這種類型的女孩才是「100%的女孩」,也就是說並沒有設定「類型化」的目標,不需要任何描寫。往往,什麼都說不出口,或沒說出像樣的話之間已經失去寶貴的機會,而且留下巨大的後悔,並頻頻回頭,心想那時候如果這樣就好了,那樣就好了……煩惱啊。二○○九年掀起空前熱潮的《1Q84》到了二○一○年四月眾所期待的續集Book 3終於出版了。此外,「如果有愛」的假定法,也和「如果⋯⋯的話」的反實假想相通,相當有趣。也就是說像〈半夜的汽笛,或故事的效用〉那樣,(在這裡對方不可能問「你有多喜歡我?」,正因為如此,不是被動地回答那問題),而是主動、自發、積極地述說,自己有多喜歡對方。
那時候在你眼前如果能乾脆哭出來今天兩個人就能在這裡看海了 臉頰緊靠窗前追逐著海鷗 今天隔著桌子 就能看得見你的身影 「那時候如果能在你眼前豁出去,哭出來的話」就好了,卻放不開沒做到,因此現在她獨自一人正渡過「看海的午後」。」因為沒有做到,所以兩個人只是擦肩而過,就結束了。也因為這樣的觀點,葉絲卡從不自視為LGBTQ族群的「耆老」或代表,也不隸屬任何一個哈西迪教派,在她的猶太教教育工作與紀錄片訪談中,觀眾可以感受到,葉絲卡並不願意將自己的生命歷程,窄化為性別轉換的單一議題。
很快的,葉絲卡與妻子離婚,在那個多數人還未聽聞「性別轉換」的年代,她開始過著男同性戀者的生活,社群中的許多人開始排擠她,也讓她決定在1992年離開以色列與猶太教,回到美國,過著世俗的生活。葉絲卡認為,神在每個人的生命中,或多或少都放進了一個修補靈魂的課題,自己所經歷的性別轉換,只是修補靈魂的其中一種形式。不意外地,這些作品往往凸顯這個社群中的各種問題,也往往加深他者對這個族群的質疑,覺得該社群充斥保守封建、食古不化的枷鎖,及壓迫女性的教條(註2)。葉絲卡(中)與紀錄片的兩位導演(右:Rachel Rusinek,左:Eyal Ben Moshe)於紐約林肯中心|Photo Credit: Rachel Rusinek與Eyal Ben Moshe 在美國紐約長島(Long Island)出生及成長的葉絲卡,年輕時與當時的妻子在因緣際會下,加入了哈巴德猶太教(Chabad,註5),火熱地從事猶太教教育的工作,一家人在紐約與以色列北部的哈巴德社群生活了十多年後,於1985年,舉家遷到耶路撒冷舊城定居。
一個戲劇性的轉折發生1990年,葉絲卡照例邀請一群客人,到家中享用安息日晚餐,在帶領客人回家晚餐的路上,葉絲卡內心的掙扎再起,於是,葉絲卡默默在內心向神禱告,求神拯救自己。《我的降生不是一個錯誤》(I Was Not Born a Mistake)這部自2019年10月開始,在以色列各大城市公開放映的紀錄片,述說葉絲卡如何接受自幼開始經歷的「性別不安」(gender dysphoria)(註4),以手術改變生理性別,最終以女性身份生活的歷程。
Netflix今(2020)年稍早推出的迷你影集《出走布魯克林》(Unorthodox)以及2017年的紀錄片《不當自己人》(One of Us),都聚焦在從哈西迪猶太教(註1)社群中「出走」的年輕人。不管有什麼問題,好好照顧你自己。影片說明:《I Was Not Born a Mistake》預告片 93Queen(2018):哈西迪也有女性主義?。《不當自己人》則追隨三位來自布魯克林哈西迪社群的年輕人,呈現他們脫離社群的心路歷程,以及在脫離社群後、遭受社群及家族邊緣化的過程。
在與《出走布魯克林》所在背景的威廉斯堡(Williamsburg)相距不遠的自治市公園(Borough Park),一群哈西迪女性創建了紐約第一支全女性的緊急醫療服務隊(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,EMT)。在《出走布魯克林》中,女主角Esty逃離不愉快的婚姻,及自幼生長、位於布魯克林的哈西迪社群,遠赴生母所在的德國柏林尋找新的人生。她在這部紀錄片以及眾多媒體訪談中,都用這個比較廣義的視角,來理解自己轉換性別的歷程。葉絲卡過去與前妻及孩子的合影|Photo Credit: Rachel Rusinek與Eyal Ben Moshe 即便在宗教與社群生活中找到了一些慰藉,葉絲卡內心深處從小對自己身份的疑問,仍然沒有被解決。
當天晚餐後,在歡送客人之際,一位客人私下對葉絲卡說:「我要告訴你一件事,請你好好聽……今天晚上你為我們呈現了很棒的表演在與《出走布魯克林》所在背景的威廉斯堡(Williamsburg)相距不遠的自治市公園(Borough Park),一群哈西迪女性創建了紐約第一支全女性的緊急醫療服務隊(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,EMT)。
守著猶太教規的她,重拾猶太教育的工作,在一所思想開放的猶太教教育中心(The Pardes Institute of Jewish Studies)任教,也是不少演講與課程的常客。不管有什麼問題,好好照顧你自己。
在《出走布魯克林》中,女主角Esty逃離不愉快的婚姻,及自幼生長、位於布魯克林的哈西迪社群,遠赴生母所在的德國柏林尋找新的人生。很快的,葉絲卡與妻子離婚,在那個多數人還未聽聞「性別轉換」的年代,她開始過著男同性戀者的生活,社群中的許多人開始排擠她,也讓她決定在1992年離開以色列與猶太教,回到美國,過著世俗的生活。在轉變過程中,葉絲卡歷年的護照|Photo Credit: Eyal Ben Moshe 葉絲卡所經歷的這一歷程,與她對神鍥而不捨的追尋不謀而合。葉絲卡過去與前妻及孩子的合影|Photo Credit: Rachel Rusinek與Eyal Ben Moshe 即便在宗教與社群生活中找到了一些慰藉,葉絲卡內心深處從小對自己身份的疑問,仍然沒有被解決。不過,葉絲卡出生時是被父母命名為傑佛瑞(Jeffrey)的男兒身,也曾與女性結婚、生子。也因為這樣的觀點,葉絲卡從不自視為LGBTQ族群的「耆老」或代表,也不隸屬任何一個哈西迪教派,在她的猶太教教育工作與紀錄片訪談中,觀眾可以感受到,葉絲卡並不願意將自己的生命歷程,窄化為性別轉換的單一議題。
儘管當初社群的排擠讓她失望地離開猶太教,現在的她回到以色列,定居在耶路撒冷市中心,褪去當年的黑衣蓄鬍裝扮,以端莊的猶太教女性打扮呈現新的自己。一個戲劇性的轉折發生1990年,葉絲卡照例邀請一群客人,到家中享用安息日晚餐,在帶領客人回家晚餐的路上,葉絲卡內心的掙扎再起,於是,葉絲卡默默在內心向神禱告,求神拯救自己。
不少文學、大眾文化作品,都像《出走布魯克林》和《不當自己人》一樣,藉由脫離哈西迪猶太教者的親身經歷與自述,帶觀眾一窺這個在他者眼中,看來神秘的族群。《不當自己人》則追隨三位來自布魯克林哈西迪社群的年輕人,呈現他們脫離社群的心路歷程,以及在脫離社群後、遭受社群及家族邊緣化的過程。
不意外地,這些作品往往凸顯這個社群中的各種問題,也往往加深他者對這個族群的質疑,覺得該社群充斥保守封建、食古不化的枷鎖,及壓迫女性的教條(註2)。當天晚餐後,在歡送客人之際,一位客人私下對葉絲卡說:「我要告訴你一件事,請你好好聽……今天晚上你為我們呈現了很棒的表演。
這三部紀錄片(I Was Not Born a Mistake、93Queen、Shekinah系列),都探討具有哈西迪猶太教背景的主人翁,如何以不同的方式,選擇「留在」現代正統派猶太教哈西迪社群中,「挑戰」社群多數或主流拉比的意見,企圖發掘神為自己命定的道路。葉絲卡(中)與紀錄片的兩位導演(右:Rachel Rusinek,左:Eyal Ben Moshe)於紐約林肯中心|Photo Credit: Rachel Rusinek與Eyal Ben Moshe 在美國紐約長島(Long Island)出生及成長的葉絲卡,年輕時與當時的妻子在因緣際會下,加入了哈巴德猶太教(Chabad,註5),火熱地從事猶太教教育的工作,一家人在紐約與以色列北部的哈巴德社群生活了十多年後,於1985年,舉家遷到耶路撒冷舊城定居。她在這部紀錄片以及眾多媒體訪談中,都用這個比較廣義的視角,來理解自己轉換性別的歷程。」這段話讓葉絲卡覺得,是神在回應自己當天稍早所做的祈禱,接著,他便將這段話告知當時的妻子,並要求分手。
葉絲卡認為,神在每個人的生命中,或多或少都放進了一個修補靈魂的課題,自己所經歷的性別轉換,只是修補靈魂的其中一種形式。葉絲卡強調自己所經歷的,是一個「修補靈魂」(tikkun ruchani,註6)的過程。
在美國的20年,葉絲卡輾轉在不同的城市居住、工作,在偶然接觸到有關「性別轉換」的資訊後,她開始深入了解這個議題,逐漸地,她開始嘗試像女性一般生活(著女裝、使用女廁等),最後進行變性程序(包括手術及改名)。Netflix今(2020)年稍早推出的迷你影集《出走布魯克林》(Unorthodox)以及2017年的紀錄片《不當自己人》(One of Us),都聚焦在從哈西迪猶太教(註1)社群中「出走」的年輕人。
影片說明:《I Was Not Born a Mistake》預告片 93Queen(2018):哈西迪也有女性主義?。下文涉及部分劇透,請讀者自行斟酌。
《我的降生不是一個錯誤》(I Was Not Born a Mistake)這部自2019年10月開始,在以色列各大城市公開放映的紀錄片,述說葉絲卡如何接受自幼開始經歷的「性別不安」(gender dysphoria)(註4),以手術改變生理性別,最終以女性身份生活的歷程。I Was Not Born a Mistake(2019):從傑佛瑞(Jeffrey)到葉絲卡(Yiscah) 這部紀錄片的主人翁,是現年69歲、身材高挑的葉絲卡・史密斯(Yiscah Smith,註3),外表看上去,葉絲卡看起來是一位溫柔、端莊的女性猶太教徒當然,對大部分社會大眾來說,科學論文的格式是枯燥乏味的。也就是說,如果你能在投稿信中說服期刊編輯,至少就打敗了97%的投稿論文,關鍵就是你能否用幾句話說服期刊編輯你的研究超重要、超有趣、超有意義。
在學術界,尤其是在美國更殘酷的學術環境,能拿到終身教職是很不容易的,一般正常學者都不會輕易放棄,但他膽敢毅然離開舒適圈,想必不僅要有勇氣,還要有更強的誘因和動機。好吧,大部分科學家要好好在學術界打滾,應該都克服寫論文的問題了,但如果要讓他們寫科普文章,恐怕又是另一大挑戰。
歐爾森在一場演講中詢問在場的科學家有沒有聽說過IMRAD,結果只有翏翏數人,我試著詢問其他教授朋友,他們也沒聽說。一篇好的科學論文,要透過一個普遍被接受的格式來包裝,才方便忙碌的科學同行高效閱讀。
雖然我沒啥天份,但喜歡的事就是比較能做得長久吧。但是當我們把科學論文的結構秀出來,他們都會「哦」的一聲。
一位接近中煤集团人士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,当前煤炭行业整体低迷,煤炭企业资金链普遍紧张,煤企从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困难,国家希望成立煤炭行业基金帮助煤企缓解资金压力。
加强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等基础理论研究,重点开展大型深部矿井快速建井、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安全开采、煤机装备可靠性等技术攻关,推动无人工作面等智能矿山关键技术、地下气化采煤技术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
消息面上,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,1-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.8%,降幅较1-4月份收窄0.5个百分点,其中5月份同比增长0.6%,增速虽有所放缓,但仍呈增长态势。
告别黄金十年后,煤炭行业正在从全行业盈利快速跌入全行业亏损
虽然短期国内煤炭市场实现了供需平衡,但还很难改变煤炭行业衰落局面,难现反弹。
钢铁行业耗煤2.7亿吨,同比下降2.1%。